
近日,南强镇上磨刀村陈孔华种植的35亩黑皮冬瓜丰产了,总产量有200余吨。但让陈孔华犯难的是,其中近100吨冬瓜滞销,为此,陈孔华也联系上我们《舜峰大视野》栏目,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为他的冬瓜寻找销路。
在南强镇上磨刀村的冬瓜种植基地,记者看到,茂密的叶片下,一个个硕大饱满、近半人高的黑皮冬瓜挂在瓜藤上,由于最近天气转凉,风力较大,有些瓜棚已经倒伏。
瓜农陈孔华告诉记者,他种植冬瓜已经八年时间了,总共承包了村里30多亩土地,以前冬瓜主要销往广东以及周边地区,但今年,收购商没有过来收,导致冬瓜销售不出去。
成熟的冬瓜长度可达1米左右,单个重量为30—50斤,按亩产1.8万斤来算,这片冬瓜地的总产可达200多吨。行情最好的时候收购价达到1元,往年,因为有固定的收购商,种植出来的冬瓜不愁销。最忙的时候,瓜地里有10多个村民务工,其中很多是当地的脱贫户,村民陈志发就是这里的老员工。他说,自己在这里工作三年了,一年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在这里做事,可以拿到一万多元的收入。
黑皮冬瓜一年可结2茬,眼下,虽然已经入秋,但地里“花”“果”共生,第一批瓜收获后,第二茬瓜继续生长,可持续到10月份,第二茬瓜的产量可达70吨。由于猛烈的阳光直射会使冬瓜出现裂瓜或晒斑,为了保证品相,瓜农们在每个冬瓜顶部加盖了一个由报纸折叠成的“帽子”。
“这个冬瓜是我们在清远引进的种子,是杂交的,在全国来说,很少有这种品质。这个冬瓜从种下去到施肥,要100天才有结瓜。”然而,今年销路突然受阻,还有100多吨的冬瓜挂在树上无人问津。下树的冬瓜保存期只有20多天,为了延长冬瓜保质期,陈孔华只能让它们继续留在树上,但持续长大的冬瓜会导致瓜棚不堪重负,从而出现大面积的倒伏。58岁的陈孔华过去在外打工,是种植方面的“老行家”,7年前,他回到村里与同村的陈建明一起流转了村里的土地种植冬瓜,看着自己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要烂在地里,陈孔华寝食难安。
黑皮冬瓜富含维生素C、钾盐含量高,具有消肿、利尿的功效,冬瓜本身不含脂肪,但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,尤其适合高血压、肾脏病、浮肿病等患者食用。
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发展农业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,也是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、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。得知陈志发的冬瓜愁销,南强镇党委政府也第一时间到瓜地了解情况,帮助他找销路、想办法。
责编:龙潮辉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下载APP
分享到